如何建立新型城鎮化道路?城鎮化如何進一步推進?這些話題,是2013年“兩會”上探討的焦點之一。
人口城鎮化是關鍵!
“新型城鎮化要避免‘房地產化’和‘農民被上樓’。”全國人大代表、民建中央副主席辜勝阻指出,新型城鎮化的最大特點是強調人的城鎮化,因此,必須處理好人的城鎮化和地的城鎮化的關系,加快轉移人口的市民化進程,推動農民工實現“職業上從農業到非農業、地域上從農村到城鎮、身份上從農民到市民”的三維轉換。
全國政協委員錢學明也曾指出,2000年至2011年,我國戶籍人口城鎮化率與常住人口城鎮化率的差距從10.5個百分點擴大到16.3個百分點。這表明,農業人口進城的多,落戶的少。
辜勝阻同時表示,推進以人為中心的城鎮化必須深化改革,從公共服務體制到戶籍制度,到土地制度,涉及到數十項改革。
蔡繼明告訴記者,中國在改革開放30多年的時間中,城市空間擴大了二三倍,城鎮化率也達到了52.6%。但是,并沒有產生與空間城市化相應的人口城市化!爸袊2.6億農民工,戶籍問題把他們擋在了享受城市化成果之外,他們是被城鎮化的,這樣的城鎮化是偽城鎮化的。如果擠掉水分的話,我國只有36%的城鎮化率!
城鎮化速度并不快
據公開資料顯示,改革開放以來,我國市的數量從l978年的l93個增加到2011年的657個,建制鎮從2173個增加到19410個。
中國在改革開放30多年時間里,城市空間擴大了二三倍。與此形成鮮明對比的是,近似的城鎮化率增幅,英國用了120年,法國用了100年,美國用了40年。這意味著,中國不僅有著世界上最大的城鎮化規模,更有著世界上最快的城鎮化速度。
但在蔡繼明看來,我國的城鎮化速度還有很大的提高空間!拔覈鞘谢M程不僅滯后于國家經濟發展速度,也滯后于工業化進程。由于進城生活6個月以上就被算入城鎮人口,中國實際城市化水平大概只有36%。因此我國的城市化率還是偏低,怎樣加快城市化進程是我們面臨的最大挑戰!辈汤^明說。
而如何加快城市化進程,蔡繼明坦言現行土地制度必須改革。蔡繼明認為,現行土地制度阻礙了城市化進程。一方面,農村大量土地被用于工業開發、商業開發,但農民征地補償往往較低;另一方面,一些地方政府沒有把失地農民妥善安置。這種土地制度必然會導致人口的城市化嚴重地滯后于空間的城市化。
新型城鎮化要避免形成“新圈地運動”
與日本、韓國、新加坡等地相比,我國目前城鎮化的集約程度還差得太多,所以城鎮化應該重點在集約上下功夫,不能再盲目圈地鋪攤子。要為農業現代化創造條件、提供市場,實現新型城鎮化和農業現代化相輔相成。以我國目前人口密度相對比較高的上海為例,上海的人口密度也僅約為面積相同的日本相應地區人口密度的一半。我國東部一些核心發達區域占全國國土面積2.59%,集中了全國33.64%的GDP,但只擁有全國13.32%的人口。我國城鎮及東部都市圈還有很大的接受人口的潛力與空間。我國在1965年-2001年的36年里生產向東部沿海城市不斷集中,但由于戶籍等原因,人口卻沒有相應地向這些都市圈集中,造成我國規模經濟的形成。過低的人口極化作用也不利于我國經濟的長期成長。所以新型城鎮化重點要集約發展,提高土地的利用效率。目前流動人口比較多的地區不能以承載力有限為借口,拒絕或者拖延大量外來打工者的本地化融入及市民化問題。